赤峰翁牛特旗:“互联网+农机”让农民种地更省力

作者:翁牛特旗农机局 潘景辉 本站发布时间:2017年10月11日

  在农机大忙时节,不时会看到一些新景象GPS定位、摄像头、显示屏、遥控器等一系列高端传导监控设备被安装在拖拉机上,而农机手在开展作业的同时,要时刻关注眼前的显示屏,以确保作业符合标准。“这个系统太厉害了,通过互联网能跟卫星连着,农机手在地里怎么作业的,咱在家里的电脑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花都什农场合作社的黄总如是说。这套多功能农机智能终端设备安装在拖拉机或者农机具上,不仅可实现对农机手驾驶的农机进行定位、农机作业面积的精准计算,也有助于农机管理部门及合作社掌握农机作业情况,同时便于实时统计全旗的农业生产进度。

  2016年开始,翁牛特旗农机部门就已引入农机信息化监控设备,并在深松整地作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为积极打造“智慧农机”服务平台,通过在深松整地机、液压翻转犁等机具上安装监测设备,再利用电脑、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设备实现对生产作业的实时监控,有效提高了现代化的农机管理水平。在深松整地机械上安装信息化监控设备,还可以杜绝农机手降低农机作业标准、虚报作业面积、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。

  随着信息化和农机化融合不断加深,越来越多的信息化产品开始被投入到农机作业生产之中。曾“遥不可及”“高大上”的植保无人机开始“飞入”各大农机合作社,无人驾驶拖拉机在翁旗也正处在推广实验阶段。信息化技术正对传统农机作业进行全新改造,大数据精准“计算”,使农机装备的配置使用被优化,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,代之以轻点鼠标优雅完成。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路上,坚持“让信息多跑路、让农机多干活,让农民少跑腿,让农机越来越智能”,通过积极开展“互联网+农机”的实践探索,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,加快构建信息服务新模式,为翁牛特旗实现由农业大旗向农业强旗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

新闻来源地址:内蒙古农机网